[新闻] 开创“5G+工业互联网”规模化发展新局面| 数博会官网

开创“5G+工业互联网”规模化发展新局面

作者: 邓聪    来源: 人民邮电报   编辑: 杨小婷  时间:2025-01-08 15:23:37  

  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印发《打造“5G+工业互联网”512工程升级版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系统部署18项重点任务,明确了新的512目标,这为加快推进“5G+工业互联网”高质量、规模化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5G与工业互联网的融合将加速中国新型工业化进程。当前,我国5G已融入80个国民经济行业大类,“5G+工业互联网”项目超过1.7万个,“5G+工业互联网”在新型工业化全局中的基础支撑作用持续强化,以创新发展促进实体经济与数字经济深度融合。

  2019年,工信部印发《“5G+工业互联网”512工程推进方案》,为“5G+工业互联网”发展按下了“加速键”。经过几年赓续奋进,我国“5G+工业互联网”发展取得阶段性成效。一是基础设施不断夯实。累计建成开通5G基站超400万个,面向行业的5G网络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加快,全国“5G+工业互联网”项目超过1.7万个,形成“以建促用、以用带建”的良好局面。二是产业供给加速提升。国内主流模组厂商引领全球5G模组发展,市场占比超80%。工业5G模组价格下探至200元,比商用初期下降90%,产业支撑能力逐步增强。新型工业5G终端设备相继涌现,5GCPE、5G工业网关和5G工业路由器等数量超百款。三是应用赋能成效显著。我国“5G+工业互联网”已覆盖全部41个工业大类,加速赋能行业企业提质降本增效,在电子设备制造、装备制造、钢铁、采矿等十大重点行业率先发展,形成远程设备操控、机器视觉质检、无人智能巡检等二十大典型应用场景,建成700个高水平5G工厂。四是产业生态不断壮大。基础电信企业、工业企业、通信设备供应商、行业解决方案提供商、科研机构等产业主体不断壮大,协同发力打好“团体赛”。南京、武汉、青岛等首批“5G+工业互联网”融合应用试点城市启动建设,为推进新型工业化提供新动能。

  如今,工业互联网已经成为5G应用创新最活跃的领域,发展“5G+工业互联网”既为工业数字化转型提供新解决方案,又为5G带来广阔发展空间,更为新型工业网络“换道超车”提供了中国方案。

  《实施方案》准确把握“5G+工业互联网”在新型工业化全局中的定位和作用,以推动工业互联网高质量发展和规模化应用为主线,以加速IT、CT、OT、DT融合为牵引,以打造5G为代表的新型工业网络体系为重点,立足“5G+工业互联网”发展新阶段、面向新需求新挑战,从网络设施、技术产品、融合应用、产业生态、公共服务五大方面能力入手,着力引导新阶段“5G+工业互联网”高质量发展。

  《实施方案》提出,要升级网络设施,提升基础支撑能力,这对于筑牢“5G+工业互联网”实数融合新基建底座具有重要意义。规模推广工业5G虚拟/混合专网;有序开展工业5G独立专网试点;加快推进新型工业网络建设,层层递进,为强化“5G+工业互联网”在新型工业化全局中的基础支撑作用打好地基。

  随着“5G+工业互联网”规模应用不断推广,5G工厂陆续落地,“5G+工业互联网”融合应用试点城市加快建设,“5G+工业互联网”融合应用赋能作用越发凸显。《实施方案》提出,要持续强化应用场景牵引,加强5G-A、人工智能在重点行业领域的融合应用实践;加速5G工厂量质提升,加快经验复制推广,扩大5G工厂建设规模;提升产业集群5G发展水平,加快“5G+工业互联网”向企业园区、产业集群下沉;强化试点城市辐射引领,培育具有全国、区域引领示范效应的特色产业集群。一系列促进“5G+工业互联网”融合应用的升级政策,为提升“5G+工业互联网”行业赋能能力、充分释放“5G+工业互联网”乘数效应提供了政策保障。

  未来,随着“5G+工业互联网”网络、技术、应用、生态、服务等方面的全面升级,“5G+工业互联网”规模应用将不断深化,推动“5G+工业互联网”在更广范围、更深程度、更高水平上创新发展,加速新型工业化进程,为促进实体经济与数字经济深度融合提供强劲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