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专家解读】高效普惠“一张网”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澎湃“算力”| 数博会官网

【专家解读】高效普惠“一张网”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澎湃“算力”

作者: 盘和林    来源: 人民邮电报   编辑: 蔺弦弦  时间:2024-01-11 15:57:39  

  近日,国家发改委、国家数据局等部门联合印发《深入实施“东数西算”工程加快构建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提出充分发挥国家枢纽节点引领带动作用,协同推进“东数西算”工程,形成跨地域、跨部门发展合力,助力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建设,打造中国式现代化的数字基座。

  《实施意见》从通用算力、智能算力、超级算力一体化布局,东中西部算力一体化协同,算力与数据、算法一体化应用,算力与绿色电力一体化融合,算力发展与安全保障一体化推进等“五个统筹”出发,推动建设联网调度、普惠易用、绿色安全的全国一体化算力网。什么是全国一体化算力网?它将为我们的生活带来哪些变化?本报采访了浙江大学国际联合商学院数字经济与金融创新研究中心联席主任盘和林。

  当前,我国数字经济蓬勃发展,各行业数字化转型升级进度逐步加快,全社会数据总量爆发式增长,数据资源存储、计算和应用需求大幅提升。“东数西算”工程通过将东部算力需求有序引导到西部,优化数据中心建设布局,促进东西部协同联动,实现算力跨区域调度、整体提升国家算力资源使用效率。此次发布《实施意见》,其主要目的并非扩大算力供给规模,而是为了优化算力供给结构。

  国家枢纽节点是连接东西部算力供需的纽带和桥梁。《实施意见》中强调,建设国家枢纽节点旨在通过优化数据中心布局、提升算力资源使用效率、促进东西部协同联动、强化数据安全保障等措施,推动“东数西算”工程深入实施,为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五个统筹”描绘算力布局新路径

  全国一体化算力网是一个联网调度、普惠易用、绿色安全的算力基础设施网络,它将各地的数据中心、云计算中心、边缘计算节点等连接起来,形成一个高效、安全、可靠的算力资源池,为数字经济提供强大的支撑。

  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的功能主要包括五个方面:算力调度、普惠易用、绿色安全、消除壁垒和一体化算力网络。《实施意见》提出的“五个统筹”,描绘出未来算力布局建设的新路径。统筹规划表示制定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的发展规划和建设方案。统筹布局是指根据资源禀赋、产业基础、市场需求等因素,优化全国范围内数据中心和云计算中心的布局。统筹建设是通过加强跨部门、跨地区、跨行业的协同合作,推动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的建设和运营。统筹调度是指建立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的调度平台和管理机制,实现资源的统一调度和优化配置。最后是统筹安全,通过加强网络安全保障体系建设,确保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的安全稳定运行。

  通过以上措施,“五个统筹”将推动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的建设和发展,为数字经济提供更加高效、安全、可靠的支撑。

  建设“三张网”满足不同算力需求

  《实施意见》提出建设1ms时延城市算力网、5ms时延区域算力网与20ms时延跨国家枢纽节点算力网。建好三张不同时延的算力网可以满足不同行业的算力需求。不同行业对算力的需求各不相同,例如金融、制造等行业对实时性要求较高,需要低时延的算力支持;而科研、大数据分析等行业对算力需求较大,但对实时性要求相对较低。

  在算力利用效率方面,通过构建不同时延等级的算力网,可以将算力资源进行合理分配和调度,提高算力利用效率。

  当下建设重点应该是围绕1ms时延城市算力网,因为大城市行业、企业较为密集,这也带来了巨大的数字化转型需求,低时延能够在大城市匹配到更多需求,应得到优先发展。

  “东数西算”让算力更加物美价廉

  当前,各方对算力的需求日益呈现多元化趋势,要让用户使用各类算力的易用性明显提高、成本显著降低,还需要从多个方面着手布局。

  首先,应根据不同行业和地区的需求,合理规划数据中心和云计算中心的布局,避免资源浪费和重复建设。其次,通过升级网络设备、优化网络架构等方式,提高网络传输效率,降低数据传输时延。最后,应完善算力服务体系,加强技术创新和研发,鼓励企业和科研机构加强技术创新和研发工作,推动算力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成本降低。

  此外,还应大力推广云计算服务,降低用户的初次投入和使用成本;建设算力交易平台,提高算力资源的利用效率;制定合理的价格机制,降低用户的使用成本;政策制定者也应引导企业和科研机构加强技术创新和研发工作,同时加强市场监管,防止恶意竞争和价格垄断。

  随着“东数西算”工程的进一步实施,我国算力产业链上下游企业有望带来显著的发展机遇和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