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给数字经济再加把劲| 数博会官网

给数字经济再加把劲

作者: 李帛尧    来源: 人民日报海外版   编辑: 赵超  时间:2022-07-08 10:54:54  

微信图片_20220708105332.jpg

选手在浙江省机电技师学院参加物联网安装调试员的比赛。

龚献明 摄(人民图片)

  因地制宜壮大优势产业

  近期,云南、江苏、陕西、江西等多地出台相关举措,发力数字经济,明确未来几年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发展目标,并进一步完善资金、人才等配套政策。

  《云南省数字经济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2—2024年)》提出,到2024年,全省数字经济核心产业主营业务收入较2020年翻一番,达到3160亿元。方案还围绕应用示范效应充分释放、数字经济园区提质升级、特色优势产业持续壮大等提出具体目标。

  江苏提出将结合实际建立数字经济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新型体制机制,支持企业、高校、科研机构聚焦重点领域,提高数字技术基础研发能力,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同时,引导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开展数字经济产学研合作,共建创新平台,推动获取重大原创科技成果和自主知识产权。到2025年,数字产业集群能级跃升,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13.5%左右。

  陕西提出“打造西部数字经济产业发展高地”,到2023年全省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超过8%;到2025年全省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超过10%,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水平大幅提升。

  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的数据显示,近年来,中国数字经济蓬勃发展,产业规模持续快速增长,稳居世界第二。2012年至2021年,中国数字经济规模从11万亿元增长到超45万亿元,数字经济占GDP比重由21.6%提升至39.8%。据了解,“十四五”期间,工信部将加强数字经济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加快推进数字产业化,大力推动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加快数字经济建设,助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专家表示,数字经济已成为中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新引擎,发展数字经济是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新机遇的战略选择,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和资源禀赋不同,数字产业基础、技术创新能力和数据资源储量差别很大,发展数字经济应因地制宜,采取差异化策略。

  数字人才缺口近1100万

  中国数字经济飞速发展,带来数字经济就业规模的快速扩大。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去年发布的《数字经济就业影响研究报告》提出,中国数字化人才缺口已接近1100万,而随着全行业数字化的快速推进,人才需求缺口还会持续放大。

  《数字经济就业影响研究报告》指出,从总体结构看,数字产业化就业岗位占比明显高于同期数字产业化实现的国内生产总值占比,高端就业吸纳能力强。从数字经济结构看,数字产业化领域招聘岗位占总招聘数量的32.6%,占总招聘人数比重为24.2%。到2025年,数字经济带动就业人数将达到3.79亿。

  国家和高校高度重视数字经济人才培养,推动就业与培养有机联动、人才供需有效对接,帮助用人单位培养和招聘更多实用型、复合型和紧缺型人才。近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向社会公示相关新职业信息。其中,“机器人工程技术人员”“数字化解决方案设计师”“农业数字化技术员”等反映数字经济发展需要的新型职业受到广泛关注。

  一些高校已经在探索与数字经济相关专业的建设工作。例如,北京交通大学新增智能运输工程专业,哈尔滨工程大学新增智慧海洋技术专业,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新增智慧林业和智慧水利专业。据悉,这些新增专业是基于国家新业态、新产业和社会发展新形态对人才培养的需求。新增的智慧类和智能类专业,就是将传统专业与计算机、通讯、互联网等新技术进行融合,这是实现国家“智慧型”人才储备的教育手段,也体现传统基建向新基建转型升级的趋势。

  中央财经大学中国互联网经济研究院副院长欧阳日辉认为,数字经济发展要靠创新引领,而创新引领要靠人才和智力支撑,培养数字经济人才至关重要。产业数字化发展加速、新职业不断涌现,对数字经济人才培养的量和质提出更新更高的要求。中国数字经济发展正处于快速发展的关键期,但高端和技能型人才“两头缺”现象明显。建立全面、系统、专业的数字经济人才培养和培训体系,对中国数字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业内人士认为,面对就业市场日益增长的数字人才需求,应面向产业发展需求,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支持地方政府、企业、高校、科研机构围绕数字经济创新发展需要来加强合作,打造政产学研一体化数字创新人才培养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