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博评论 | 贵阳:大数据赋能 绿色产业结硕果
作者: 甲秀新闻 编辑: 赵超 时间:2022-05-29 11:41:24
“云”出贵山之阳,“数”聚黔中大地。昔日山高路远、默默无闻的贵阳,既要守住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又要实现后发赶超,大数据,成为了贵阳实现跨越发展的关键一招。
近年来,贵阳作为“中国数谷”,完成了大数据产业从“风生水起”到“落地生根”再到“集聚成势”的精彩“三级跳”。如今,大数据通过赋能百态千业,助力贵阳实现绿色发展。数据统计显示,过去五年,贵阳市绿色经济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提高到47%。
今天的贵阳,正全力在数字经济赛道上加“数”前行!
大数据赋能传统工业加速“上云”
只有告别传统生产方式,企业才能发展。如今,借力大数据实现绿色转型,已成为贵阳企业不约而同的选择。
贵州兴达兴建材股份有限公司打造出“砼智造——高性能混凝土大数据云平台”,从生产调度、质量管控、装车配送等均实现数字化远程操控,有效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人工成本、交易成本;贵州中铝铝业有限公司推动工厂数字化转型,应用工业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和AI视觉识别技术,实现从销售订单、物资采购、物流运输等全过程管理……事实证明,智能制造已成为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新引擎。
作为首个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核心区,贵阳近年来狠抓“千企改造”“万企融合”等一系列行动,推动一大批传统企业乘“云”而上、借“数”转型,在新旧能动转换中迸发出新活力、激发了新业态,为把“贵阳制造”推向“贵阳智造”注入了新的强劲动能。
数据显示,过去5年,贵阳大数据与实体经济融合指数达到52。2022年,贵阳将强化数字赋能,深入开展“千企改造”工程和“万企融合”大赋能行动,带动600户以上企业实施数字化改造,大数据与实体经济融合指数达到53。
大数据赋能撑起农业“智”富梦
农业与大数据的融合碰撞,让一个个农业转型的故事在筑城大地精彩上演。
贵州青蓝紫富硒茶叶有限公司依托贵州智慧农业环境监测设施,通过设备的摄像头和感应器等,实时掌握茶山的温度、湿度、风速等指标;贵安新区贵澳园区打造“云上农场”,推动场边村传统农业向现代高效生态农业转型,带动传统农民向新型农民转变;贵州第一个“淘宝村”息烽县立碑村,汇聚来自全县乃至全市、全省的农特产品,通过电商平台进行销售,让“山里货”摇身一变成为畅销全国的“香饽饽”……事实证明,运用大数据信息化技术促进农业提速增效,推动“黔货出山”,是农业全产业链发展的强劲活力所在。
近年来,随着大数据等新型技术手段的普及,贵阳市先后在精品水果、茶叶生产基地试点推广部署环境实时监测系统,实现环境实时感知和控制。同时,建成“果蔬生产管理信息服务平台”,实现“产地准出管理”“生产数据分析”“检测数据自动上传”等功能,形成食品安全追溯体系,给产品装上了“绿色身份证”。
从种植到管理,从生产加工到销售,大数据已融入到贵阳农业生产的全过程、各方面,广大农户尝到了智慧农业的“甜头”,农业产业也成了越来越有奔头的产业。2022年,贵阳市将建设“国家数字乡村试点县”,搭建农业大数据服务平台,实施“大数据+农业”融合项目20个以上。
大数据赋能生态治理更“智慧”
初夏的筑城,凉爽、舒适,一河清水、百山拥城、千园竞美的“山水林城”夺人眼目,“爽爽贵阳”的招牌更加闪亮。
在观山湖区,“微生态小区”在多个社区试点建设。居民只需打开手机APP,即可实时了解小区的生态环境质量优劣变化。同时,该APP还增设小区环境监督投诉、有害垃圾上门回收等服务板块,进一步方便群众,提升居民对生态环境的共建、共护、共享意识。
在南明区,南明河生态修复成效显著。通过运用大数据精准监管,实施生态补偿机制、生态健康考核评价等制度,量化管理治河成效,推动“除臭”“水清”“景美”等各项治理目标不断落实。沿岸新建分布式下沉式再生水厂16座,河道生态修复、景观绿化120公里,实现生态价值、经济价值、社会价值最大化。
……
十多年来,贵阳出台一系列强有力措施,纵深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持续改善生态环境。2022年,贵阳将加快生态环境“数治”体系建设,实现“污染监督一张网、环境管理一张图、生态环境一本账”,不断提升生态文明建设智能化水平。
从西南腹地的山城到享誉世界的“中国数谷”,在大数据的加持下,贵阳借“数”而起,乘风而行,正不断汇聚大数据发展的创新力量,迎接即将到来的又一个盛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