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博前沿 ▏关于“十四五”期间“数字中国”建设方面的若干建议
作者: 万相昱 来源: 数据观 编辑: 赵超 时间:2021-05-17 15:22:39
近年来,国家大力倡导数字经济发展,推动国家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藉此促进了数字经济驱动的高质量发展,数字产业发展、企业数字化转型、智慧社会构建、数字政府建设标志着“数字中国”战略的全面实施。2019年末,新冠疫情突发和快速蔓延,对全球经济的发展和转型造成巨大冲击,而面对疫情及其次生灾害,数字经济不仅表现出强大的生命力,更成为应急处置中重要经济组织模式和有效应对工具,而这种便利的外溢性将深刻影响未来生产和生活方式,数字经济不断凸显的业态优势,也必然在疫情后时期得到进一步加强,更大范围、更深程度地促进我国未来的高质量发展。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由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向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迈进的关键时期,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触手可及,但风险冲击频仍,内外挑战艰巨,站在“两个一百年”的历史交汇点,着力发展数字经济、加快构建数字社会、深入打造数字政府,是我国坚定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全面深化改革、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和必要举措。因此,笔者建议“十四五”时期我国重点围绕以下领域进行战略布局,并整合和引导社会各界力量积极推进落实。
一、在数字基础设计建设上,首要任务是主导开发新一代的多元化融合网络环境,替代单一技术路线、单一治理模式的“大一统”网络空间发展格局。
“不能在别人的地基上盖房”,“最好的防盗门也守不住租来的房子”。目前中国数字经济发展最大障碍仍然是技术衍生问题,必须通过技术手段加以解决。简单化的“修、补”和“跟、并”的模式是缺乏战略前瞻性的,也无法彻底解决问题,而我国建立在当前美国创立、美国主导的互联网(internet)构架基础上的各种博弈是难以掌握主动权的,甚至是难以争取国际社会认可和同情的,“装修再好的房子也无法主张产权”。只有通过颠覆性技术革命,实现网络空间的领跑,才能赢得战略核心优势,彻底改变战略被动的局面。
未来五到十年,我国必须以独立探索发展为核心实现自主可控,以技术导向为引领实现跨越式发展,以国家安全为底线延展网络空间的技术及应用,以国家意志为要素引导加强全社会主动性创造能力,建立具有革命性示范意义和重大实用性推广价值的多元化的网络空间技术构建和应用平台,在中国现行先试,从根本上彻底改变我国当前美式网络空间构建下“源生性”被动的局面,同时,以“开放、协调、共享”的新发展理念结合我国“一带一路”建设倡议,向全球推广。
二、在全球数字贸易领域,应努力构建全球范围内的外交互信,围绕数据业务的互联互通做文章,重点打造多元化的共享共治的网络空间新范式。
“十四五”期间,我国应在全球网络空间治理领域主动作为,着力方向应集中在全球网络空间治理原则界定和治理角色的划分,应主张网络空间的共治与网络社区自治的结合,应主张网络空间发展诉求与人类自由权利的结合,应主张网络空间治理权力与国际社会义务的结合,中国在网络空间全球治理领域主动承担更多的责任,从而间接绑定更大的发展空间。在全球范围内以尊重各国经济、政治、文化的多样性为基础,构建网络空间发展的互信互联和共享共治,完善国内法律法规和行政治理,在相互支持理解的基础上着力打造多元化的全球网络空间新技术和新范式,以共享共治的新一代网络空间治理体系的革命积极替代单一技术路线、单一系统构建、单一治理模式的“大一统”网络空间发展模式。
三、以新内生经济增长的视角审视数字经济内涵与外延,将数据纳入生产投入要素,建立真正意义的数据驱动的创新发展模式。
首先解决数据经济的增长理论问题,提出数字经济发展和数字治理的中国模式和中国方案,着重突破标准、模式和指标方面的界定问题;其次,革新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建立符合数字经济模式的统计规制和标准,规范各部门统计口径,整合现有凌乱的统计资源,引导社会主体对数据资源的主动性行为;再次,建立数据确权的法规和技术体系,利用市场机制实现数据资产的定价,真正为将数据纳入生产投入要素建立基础条件;最后,核算政府数据资产,引入绩效体系,以先试先行的方式,引导和鼓励政府适度开放数据资源,打穿数据孤岛,在更大量级上释放发展空间。
四、“实践为基”,结合我国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需要,以数字化为抓手,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
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必须解决制度设计、政策实施的精准量化评估问题,而传统的社会科学研究往往基于定性的、总量化的、典型个体的或过度抽象的研究方法和工具,已无法适应时代需求,亟需社会科学的系统性方法创新,为指导社会实践提供科学化、精准化、现代化的决策和评估工具。
百年来,社会科学的自然科学化趋势日益显著,但远未实现马克思所预言的“学科统一”,社会科学甚至呈现割裂、边缘、主观和维学术化、非实践化的特征。实验是自然科学的核心,社会科学的自然科学化离不开实验工具,数据的“虚拟化涌现”“高效实时”“高渗透性”“快速衍生”“外部性和公共性”等特征,能够在高性能计算技术的基础上实现对社会经济系统的镜像复制和实验研究,从而构建真正意义的社会经济现象的自然可以研究范式,从而为新时代社会经济发展进程中全局性、综合性、战略性、长期性的重大问题提供科学研判和应对支撑。
(作者:万相昱,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政府管理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九三学社北京市东城区委。)
研究为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综合集成模拟实验平台的设计与构建研究(18AJL006)”的阶段成果,刊发内容略有删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