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象智联合伙人、首席数据科学家毛仁歆:数博会让中国大数据产业不断具象化
作者: 数博会执委会 编辑: 蔺弦弦 时间:2025-07-15 15:50:02
7月11日,由中国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简称数博会)执委会主办的 “永不落幕的数博会2025系列活动——直通数博(杭州)专场”成功举办。活动现场,蓝象智联(杭州)科技有限公司合伙人、首席数据科学家毛仁歆分享了公司在数据流通领域的探索实践,以及对数博会平台的印象与期待。
“数博会十年耕耘,让中国大数据产业不断具象化,为推动数据流通做了很多努力。” 毛仁歆坦言,十年前便关注到数博会,如今更希望这个平台能更进一步将自身积累的十年语料数据向社会开放,为产业研究提供素材,进而带动更多企业开放数据。
对比中美数据产业,毛仁歆谈到,美国数据产业有40多年历史,企业内部数据开放普遍,可通过购买获取研究或创业所需数据;而中国数据产业2014-2020年经历野蛮生长,《个人信息保护法》及“数据二十条”颁布后才进入规范开放阶段,大量数据仍局限于企业内部流通。“数据价值在社会流通能产生更大社会和商业价值,这是蓝象智联创办的底层逻辑”。
谈及蓝象智联的定位,毛仁歆表示,公司聚焦数据流通底层基础设施,核心是隐私计算技术。“若数据能放在一起计算,一台服务器即可;但因隐私安全等问题,若数据无法碰面,只能靠密码学解决,而隐私计算的多方安全计算、联邦学习技术,就是让分布在多个安全隔离的CPU上的实现安全联合计算的唯一解。” 他将隐私计算技术类比为交通行业的发动机,是数据大流通的核心支撑。
毛仁歆强调,蓝象不存储数据,仅做“搭路建桥”的工作。蓝象凭借技术门槛和网络效应,服务了国内六成以上头部金融机构。在政府端,蓝象正参与常州、苏州、北京等地的公共数据要素流通运营平台建设,提供隐私计算和数据流通组件支撑。“公共数据是未来服务金融的新空间,我们专注于将数据产品化过程的安全&效率的平衡”。
关于技术与法律的关系,毛仁歆提到,我国的《个人信息保护法》在匿名化要求上全球最严,但隐私计算可通过三点适配:避免原始数据传输,满足最小必要性原则;减轻授权同意的合规隐患;实现相对匿名化,这一模式已获中国移动等头部机构认可。
最后,毛仁歆表示,蓝象正围绕数据供给,构建数据资产登记、要素流通运营、可信数据空间等能力,助力敏感数据安全高效流通。“期待数博会8月召开,我们会积极参加,也希望更多伙伴加入,共同推动数据要素流通生态建设。”